-
龍王 2012-10-26 22:21:36 | 河南省 其他專業(yè) | 2825查看 1回答
管井井點降水施工工藝—技術交底
全部回答
(1)
首答僅用{{minutesHtml}}
-
已采納
本工藝適用與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含水層顆了較粗的粗砂卵石地層滲透系數(shù)較大且降水深度較深一般為8 20m 的潛水或承壓水地區(qū)
1. 絞線定位 → 鉆孔法成井 → 安裝濾水井管→ 接通吸水管→啟動高壓水泵抽地下水→ 降水完畢后撥井管→ 封井
2. 管井井點布置基坑總漏水確定后再演算單根井點極限漏水量然后確定井點的數(shù)量
1) 坑槽外布置
采用基坑外降水時根據(jù)基坑的平面形狀或溝槽的寬度沿基坑外圍四周呈環(huán)形或沿基坑或溝槽兩側成單側呈直線形布置管井埋設深度和間距根據(jù)需降水的范圍和深度以及土層的滲透系數(shù)而定埋設深度可為5 ~10m 間距為5~ 10m
2) 坑槽內布置
當基坑開挖面積較大或者出于防止降低地下水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的目的而采用坑內降水時可根據(jù)所需降水的深度單側漏水量及抽水影響半徑R 等確定管井井點間距再以此間在坑內呈棋盤狀點狀布置管井間距D 一般10 15m 同時應不小于21/2R 以保證基坑內全范圍地下水位降低
3. 采用泥漿護壁鉆孔法成井先挖井口安裝護筒鉆機就位開始鉆孔鉆孔前在井一側設排泥溝泥漿坑鉆孔直徑比濾水管井外徑大200mm 以上管井下沉前應進行清洗濾井沖除沉渣可采用灌入稀泥漿用吸水泵抽出置換或用空壓機洗井法將沉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濾網暢通然后將濾水管當中插入用圓木堵住管口管井與土壁之間用3 15mm 粒徑礫石填充作為過濾層地面下0.5m 范圍內用粘土填充夯實
4. 管井使用時應經試抽水在抽水過程中應對電動機傳動軸電流電壓等進行檢查并對井內水位下降和流量進行觀測和記錄
5. 管井使用完畢后可使用起重設備將管井管口套緊徐徐撥出濾水管拔出后可洗凈再用所留孔洞用用沙礫填實上部500mm 用粘土填充夯實
2. 應隨時檢查觀測孔中的水位
3. 應試運轉如發(fā)現(xiàn) 井管失效應采取措施是其恢復正常如無可能恢復則應報廢另行設置新的井管
2. 降水時應有專人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止停電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壞降水
1. 降水時對于周圍在抽水影響半徑范圍內需要保護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線等建立好標高觀測系統(tǒng)并準備好防止沉降的措施
2. 井點的拔除應在基礎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況下進行且底板凝土必須要有一定的強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結構浮動或破壞底板
3. 抽水過程中注意施工用電抽水泵必須實行三相五線制和一機一閘保護特別在雨季注意用電巡察
4. 由于井點降水對引起周圍地層的不均勻沉降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不利影響在降水前認真做好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調研工作并合理使用井點降水
1. 在井點管四周灌砂濾料后應立即洗井一般在抽筒清理孔內泥漿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漿沖清與拉活塞相結合洗井借以破壞深井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層內遺留下來的泥漿吸出然后立即單井試抽使附近土層內未吸凈的泥漿地下水不斷向井內流動而清洗出來
2. 需要疏干的含水層均應設置濾管濾網和砂濾料規(guī)格應根據(jù)含水土層土質顆粒分析選定
3. 按照實際水文地質資料計算降水范圍總涌水量管井單位降水能力抽水時所需過濾部分總長度井點根數(shù)間距及單井出水量復核井點過濾部分長度井點出水量及特定點降深要求
2. 井點平面布置圖
3. 井點設計計算書
4. 井點降水記錄表
5. 井點降水監(jiān)測記錄
2012-10-26 22:21:36
還有0條追問正在審核中,請稍后回來查看